比利時雜記 – 布魯日之Designer’s Cups

布魯日是一座古城,放眼望去盡是中古世紀的景象。
然而街上的商店可不古老。君不見現在正流行的ZARA就身在有四百年歷史的房子裏,而店門口的馬路更是超過五百年。
就在這群古屋新店中,我發現了一家designer’s shop。

店裡所販賣的東西琳瑯滿目,大多以生活用品為主。全部都出自設計師之手,是這裡所有商品的共通點。放眼望去,從鑰匙圈到巨型盆栽用容器,幾乎找不到任何一件是以大量生產為目的而缺乏設計感的東西。
用多了日本設計的東西,想要帶一點有歐洲風格的物品回去,也希望用貴貴的歐元所換得的東西是實用而又能常常讓自己想起這段旅行的點滴。於是我選了Iittala的EGO和Rosenthal的TATAMI這兩組咖啡杯。1998年,芬蘭設計師Stefan Lindfors與同樣來自芬蘭的Iittala公司合作設計了EGO。Stefan認為,設計概念雖然是由物品的靈魂所驅動,但也必須兼顧功能性、可生產性,和美學。他的理念充分在這款咖啡杯組上。

設計者捨棄墊盤中央用來固定杯子的圓形凹槽,改用盤子的內緣來固定杯子。使得這款咖啡杯的墊盤可以被當作一般盤子來使用。特殊下彎的把手可以幫助杯子很穩定的被使用者握在手裏或者放在盤子上。
杯底前緣為了遷就盤子內側的弧度,Stefan乾脆讓杯子底部以一個大角度收在握把下方,不在乎側面線條的不和諧。看來這傢伙是個倔脾氣。

1881年成立於芬蘭南部的Iittala,九零年代受到兩位著名設計師Kaj Franck和Alvar Aalto的影響,堅持設計應該從人性出發,並且為功能、形式與品質的結合。果然是羽毛相同的鳥飛在一起,風格類似的設計師與品牌相互結合。

我買的另一組咖啡杯是Rosenthal公司出品,由Platt & Young (Robin Platt & Cairn Young)所設計的TATAMI。
TATAMI?和日本的「榻榻米」有關係嗎?
Robin Platt 和 Cairn Young 這兩位著名英國設計師從1991年開始以「Platt & Young」的名號合作,為歐洲各大品牌設計餐具和家俱。
2006年他們為Rosenthal設計了一系列被命名為「A La Carte」的純白瓷器餐具。A La Carte是一個有六種不同形式的餐具組,其中一組被稱為TATAMI。2007年,他們又為這組餐具加入了兩套咖啡杯組,被我買下的便是其中之一。

反傳統的方杯與實心握把是它吸引我的主要部分。
墊盤中放置杯子的方型凸起與盤緣上翹的角度較一般咖啡墊盤為大,這讓我想起了著名的ILLY Espresso杯。TATAMI握把與杯身一體成型線條反映了設計者對於作品流暢感的要求。
固定杯子的凸起並沒有被設計在墊盤的正中央。通常在Espresso杯旁都會放置方糖或小餅乾配著咖啡食用,偏一邊的設計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擺放湯匙和小點心。
我不知道設計者選擇實心握把的用意,不過當我用手指夾住握把將杯子拿起時,我發現它可以讓使用者更專注於品嘗杯中的咖啡(因為害怕杯子從手中滑落)。
更有趣的是,將杯子放置在墊盤上,除非將盤子斜著擺,否則杯子的握把不會水平,使用起來不太方便。所以設計者已經暗示了這咖啡杯組應該要斜著擺在桌上,強迫使用者改變傳統執杯的習慣,並且專注與品嘗咖啡的風味。

Platt & Young不安於傳統的設計性格表露無遺。成立於一1879年的Rosenthal是德國著名的瓷器製造廠,旗下擁有許多知名品牌。1961年,Rosenthal建立了一支品牌Rosenthal Studio-Line。
不同於以往只採用公司雇用的設計師,Studio-Line廣泛的與其它小型工作室及獨立設計師合作,並且由專家組成獨立的委員會來評選作品,因此Studio-Line所屬的作品呈現國際化與多元化的風格。A La Carte便是Studio-Line眾多產品線之一。講了半天,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它被取名為「榻榻米」?

註一:EGO圖片引用自siri.luks.us/
註二:TATAMI圖片引用自http://www.int.rosenthal.de

作者

保羅

左手拿筆右手執相機,極端理性的水瓶座; 中年大叔的毛病全都有,心裡嘮叨碎念的OS從來沒少過。

One thought on “比利時雜記 – 布魯日之Designer’s Cups”

  1. 好 cool 的設計! 那天去這裡的一家中餐廳, 他使用的中式杯子也有特意的設計,雖然相型之下比起你的兩組杯子簡易多了,但是 卻有異曲同工之妙,ㄞ 真羨慕你可以在歐洲到處跑!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