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行 (10) -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意外

意外之旅 2018-04-25-30

在西安的第四天和昨天一樣,是古塔和博物館日。
表訂行程是上午參觀小雁塔和西安博物院,中午探訪在小雁塔附近的一家「菠菜麵」名店,下午則逛碑林博物館、西安城牆和含光門遺址博物館,晚餐就近在含光門附近吃「粉湯羊血」和「豆花泡饃」。

一早起床,按照慣例,拿起手機檢查昨天的行動數據漫遊用量,結果發現只用了幾十個MB,所以果然是iCloud惹的禍!
只用iCloud上面一個400多KB的檔案,居然耗掉我400多MB的傳輸量!這次算是學到教訓了,以後不可在數據漫遊時使用iCloud。

出門第一件事當然就是去找東西吃。我們已經連續兩天在竹笆市吃早餐,今天想換個不一樣的地方,於是走到南院門的西木頭市。

西木頭市 2018-04-25-1

在靠近南大街路口發現有兩間包子店和幾個小吃攤,其中這攤「雜糧煎餅」引起我和潔咪的興趣,而且我早上起床後肚子不太舒服,想吃點清淡的東西。

意外之旅 2018-04-25-3
連小吃攤都使用行動支付,出門真的可以只帶手機不帶錢包

其實它的做法跟可麗餅很像,差別在於餅皮是用五穀雜糧做的。
它說自己是「正宗山東雜糧煎餅」。正不正宗我不知道,但這應該不是西安本地的傳統小吃。

意外之旅 2018-04-25-1
餅皮的做法跟可麗餅很像

裡面包的東西除了蛋皮外還有大量的蔬菜,吃起來有很濃的五穀香,略酥的餅皮和新鮮蔬菜形成裡外都脆的口感,很好吃!而且這一小卷就包含了蛋白質、蔬菜和優質澱粉,既營養又健康!

意外之旅 2018-04-25-2
雜糧煎餅

吃完早餐,我們沿著南大街走到鐘樓地鐵站,地鐵二號線往南坐兩個站到南稍門,再從A2出口上來,沿著友誼西路往西走不到400公尺就是小雁塔景觀區的北門。

計畫聽起來很完美,但是…

剛踏出地鐵站閘門,感覺下腹部一陣翻攪。其實出門之前我已經拉過肚子,現在又開始發作。
問了保安,他說洗手間在地鐵月台附近。由於我們已經出站,只好上到地面看看能不能在附近找到洗手間。
走出地鐵站,看到馬路對面有一間麥當勞,於是快步走進去,結果… 靠,男廁所已經有人在使用!但幸好旁邊的女廁所沒人,我當機立斷直接推門而入…

終於,燃眉之急得到緩解,但腹部依然感覺不適。
我想起昨天陝博裡的人潮,如果待會兒在西安博物院又要急著找洗手間,恐怕將是一場災難。而且,我發現褲子上似乎有沾到一點穢物,雖然不影響活動,但龜毛如我,若不處理必然會影響一整天的遊興。
於是我決定自己先回旅館,讓其他人繼續表訂行程,反正來西安之前已經辦過行前說明會,而且每個人手上也都有行程表跟相關資訊。
安迪和艾琳很好心地要陪我回旅館,但這並不是什麼大事,而且不能因為了一個人而影響全團的行程。
於是潔咪、安迪和艾琳繼續前往小雁塔和西安博物院,我則獨自坐地鐵返回旅館,開始了今天的意外旅程…

回到旅館,房間已經打掃乾淨。我首先進洗手間將肚子排空,然後開始盥洗,接著就去洗衣服。
旅館有洗衣間免費供客人使用,裡面的設備一應俱全,而且是採用西門子的洗衣機和烘乾機。話說,我以為西門子早已退出白色家電市場,沒想到竟在這裡見到他們家的產品。

意外之旅 2018-04-25-4
旅館的免費洗衣間,洗衣機和烘乾機一應俱全

我回到房裡休息兼等衣服洗好,這時才拿起放在櫃子上的紙條,也是同一個服務員美眉留的,她說:

「尊敬的賓客,早上好!再次感謝您的心意,願東舍的每一處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服務員:XX」

意外之旅 2018-04-24-31

哈哈,寫了三天的字條,感覺這位服務員美眉已經開始詞窮,這讓人更好奇她明天還能寫些什麼…

看看時間,洗衣機還要一陣子才停,於是就利用這個空擋躺在床上小睡一會兒。

一個半小時之後衣服洗好了,我也被設定好的鬧鐘叫醒。感覺這回籠覺似乎睡得特別沈特別香,偷閒的時光果然很愉快啊!呵呵…

回到洗衣間,洗衣機果然已經停了。正當我在考慮要不要烘衣服時,一位服務員大媽從門口經過,探頭進來問:「先生,您是要洗衣服嗎?」

「剛洗好,正在想要不要烘衣服…」我回道。

聞言,就看她逕自走進洗衣間,將烘乾機的集水盒抽出來,把凝結水倒掉的同時回頭對我說:「還是甭烘了吧,傷衣服,掛在房裡兩天就乾了。」

大媽說完,微笑點個頭,走了。

我還真的打消烘衣服的念頭。回到房間後,把原本用來掛毛巾的架子搬到窗戶旁,打開窗戶,然後將衣服晾在架子上。

「西安天氣乾燥,這樣應該很快就乾了吧?」我心裡想。剛才那位飄進來又默默飄走的大媽說話好像很有說服力…

意外之旅 2018-04-25-5

晾好衣服也接近中午了。
原本打算到那間在小雁塔附近的菠菜麵名店與其他人會合一起吃飯,但是從旅館過去的路途頗遠,而由旅館步行至我們下一站要參觀的碑林博物館卻只需要20分鐘。於是決定乾脆就在旅館裡解決午餐,然後直接在碑林與他們會合。

旅館的三樓有一間餐廳,名曰「柴門家菜」。
原本以為這餐廳只為住客提供餐點,於是穿個短褲拖鞋就走進去。沒想到它也對外開放,而且中午上門的大多是本地的商務人士。我這身穿著打扮就有點尷尬…

意外之旅 2018-04-25-6
餐廳入口

由於是一個人吃飯,向服務員美眉問清楚菜的份量後,點了醬豬蹄、涼皮和油潑麵。

醬豬蹄看起來似乎和西安有名的「醬牛肉」一樣,只是把牛肉換成蹄膀肉。
豬蹄依照油花分布被切成厚度適中的薄片,盤子也和豬蹄的顏色很搭,看得出廚師的講究與用心;吃起來口感Q彈,肥而不膩,除卻味道鹹了點,其他都很不錯。

意外之旅 2018-04-25-8
醬豬蹄

之前已經吃過在街上賣的涼皮,那餐廳裡做的又會如何呢?
為了能被捲曲立在碗裡,涼皮厚度是外面的兩到三倍;而選擇這外白內黑的陶碗也明顯是為了搭配食物的顏色和擺盤方式,相當具有美感。

意外之旅 2018-04-25-9
涼皮

由於加了芝麻醬,涼皮的醬汁香濃味醇,酸辣鹹甜四味俱足。醬汁雖香,但或許是因為涼皮太厚,又是涼拌菜,麵皮很難入味,甚為可惜。

意外之旅 2018-04-25-11
涼皮淋上扮了芝麻醬的醬汁

我的第一碗油潑麵是多年前在台北「秦味館」吃的,後來在新加坡也吃過金德來的油潑扯麵。
這碗麵比之上述兩家完全不油,而且精緻許多,味道很豐富也有層次。最重要的是它份量適中,否則涼皮和這碗麵下肚,我可能又得癱在床上了…

意外之旅 2018-04-25-12
油潑麵

即使錯過了原本要吃的菠菜麵,但是一個人坐在旅館餐廳大落地窗前,品嚐精緻化的西安美食,同時欣賞南院門粉巷的街景,也算是塞翁失馬啦!

意外之旅 2018-04-25-10
吃飯兼欣賞南院門粉巷風光

雖然旅館距離碑林很近,但是我沿路走走看看拍拍照也要花不少時間,所以吃完飯得趕緊出門才行。

根據百度地圖,從旅館走到碑林博物館的最佳路線,是由竹笆市斜對面的德福巷往南走,撞到湘子廟的圍牆就向左轉,過了南大街之後往南走,然後沿著西安城牆向東走大約五百公尺就是碑林博物館。

酒店 - 碑林博物館
由旅館步行至碑林博物館的路線,重製於百度地圖

德福巷是個很妙的地方。
這個街名讓我想起「福德正神」,就是在台灣俗稱的土地公,在新加坡則被成為大伯公。結果土地公沒瞧見,酒吧跟咖啡館倒是滿街都有。

意外之旅 2018-04-25-16
福德巷

事後才知道,德福巷以前叫做黑虎巷,是西安的老舊社區之一,據說歷史可以追朔到隋代。九十年代政府有計劃地將其重新整修,並且開始有酒吧和咖啡館進駐,然後便逐漸形成現在的酒精加咖啡因氛圍。

意外之旅 2018-04-25-13

整條德福巷充滿著違和感。酒吧和咖啡廳進駐老街原本是活化老舊社區的好主意,但是各家店的裝修風格奇形怪狀,標新立異,說是文青范又不太像,感覺就是東拼西湊出來的。

意外之旅 2018-04-25-14
貓咪主題咖啡屋和老船長酒吧的混搭

據說德福酒吧街在西安的夜生活中有其江湖地位。若不是今天早上的意外,我大概也不會發現旅館附近有這樣一個地方,算是個意外收穫吧!

意外之旅 2018-04-25-15
咖啡、茶、啤酒的混搭
意外之旅 2018-04-25-18
這仿古牌樓和旁邊的咖啡廳是德福巷違和的體現

德福巷盡頭是湘子廟的北面圍牆,向左轉走沒多久就是湘子廟的正門和廟前小廣場。

意外之旅 2018-04-25-19
湘子廟北側圍牆

湘子就是八仙裡的韓湘子,傳說他是韓愈的姪子韓湘,但真實性仍有爭議。這間湘子廟是韓湘當年的住所和出家之地,據說至今還留有他當年修道時的地洞,因此這裡被視為中國湘子文化的發源地。

湘子廟初建於宋代,道教界則說它建於五代。不管如何,現存的格局是在明代確立,而目前我們看到的樣子也不過是十幾年前依照古法整修完成,算是很新的建築。

意外之旅 2018-04-25-20
湘子廟的正門

踏入廟門進到前院,第一個看見的就是「香泉」。香泉又名湘泉,是一口古井。
香泉有一個韓湘子以苦水井裡的水釀酒,然後讓長安城從此有甜水可喝的傳說故事。欲知詳情請去參拜谷歌大神,在此不贅言。

意外之旅 2018-04-25-21
湘子廟裡的香泉

香泉後方是靈官殿,裡面供奉道教的護法靈官:王靈官、月下老人和馬王爺。
后院正殿是湘祖殿,除了中央供奉主神湘子祖師外,右側供奉藥王孫思邈和慈航真人 (就是佛教的觀世音菩薩),左側則為文昌帝君和關帝神君。
可惜兩座神仙殿內都禁止拍照…

意外之旅 2018-04-25-22

出了湘子廟,往東走到湘子廟街和南大街的路口,可以看到湘子廟的牌樓,它和書院門牌樓隔著南大街遙遙相對。

意外之旅 2018-04-25-29
湘子廟街口的牌樓,它隔著南大街與書院門牌樓遙遙相對

穿越南大街,前方就是書院門。
所謂的書院門,是指從碑林到關中書院門口的這條街。
關中書院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它曾是明、清兩代陝西的最高學府,關中地區自明代開始的歷屆科舉考試都在這裡舉行。
整條街都是賣文房四寶和字畫的商店,透出濃濃的書卷氣。

意外之旅 2018-04-25-28
書院門西端入口,左側為唐代寶慶寺的華塔

沿著西安城牆往東走,整條街也充斥著新潮的餐廳和酒吧,和他們後方的書院門形成強烈對比。
但至少這裡的店家在裝潢上比較尊重老房子,違和感沒有德福巷來得重。

意外之旅 2018-04-25-17
西安城牆旁的酒吧
意外之旅 2018-04-25-24
老房子改裝的餐廳兼夜店

走在順城南路的人行道上,緊貼著右手邊的明代城牆將車水馬龍擋在城外,馬路對面的餐廳和酒吧也尚未開始營業,再配合附近書院門的書卷氣,漫步其中感覺很恬靜,很舒服。

意外之旅 2018-04-25-25
順城南路東段的人行道

看見牆上的「孔廟」二字就知道碑林到了。沒錯,碑林就在孔廟裡面。

意外之旅 2018-04-25-27

孔廟裡最早的兩塊石碑是唐代的《石台孝經》和《開成石經》,它們和其他石碑於宋代被遷入孔廟現址。之後歷朝歷代存放在孔廟的石碑愈來愈多,於是從明代開始就有了「碑林」這個名稱。

意外之旅 2018-04-25-26

就因為有《開成石經》碑,所以歷代都將石碑存放在孔廟之中。但這是為什麼呢?
先別管這個,我得趕快走進碑林博物館去跟潔咪和安迪夫婦會合才行…

作者

保羅

左手拿筆右手執相機,極端理性的水瓶座; 中年大叔的毛病全都有,心裡嘮叨碎念的OS從來沒少過。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