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陀劇場《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戲裡戲外的師生情誼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2018-07-24-3

多年前趁著某次返台之便,在台北的誠品書店買了2006年版,由Mitch Albom於1998年首次發表的回憶錄《Tuesdays with Morrie》,台灣翻譯為《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中國大陸則譯為《相約星期二》。

故事敘述一位罹患漸凍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的大學教授Morrie Schwartz,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與昔日學生Mitch Albom重逢,並且約定每個星期二於自宅相聚。以探病之名,行討論人生議題之實,直到最後一刻。
每次Mitch到訪,Morrie都會分享他承受病痛折磨與面對死亡時對人生的體悟,師生之間的討論也有許多發人深省之處。那些看起來不怎麼特別的哲理,從一個垂死之人口中說出來卻是擲地有聲,字字珠璣。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2018-07-24-4

Mitch Albom與劇作家Jeffery Hatcher合作,將這本書改編成只有兩位演員的同名舞台劇,於2002年開始在百老匯外圍 (Off Broadway) 的戲院演出。

台灣的果陀劇場將英語舞台劇改編成中文,並且於2011年在台北首演,由金士傑和卜學亮分飾教授Morrie與學生Mitch,至今也已在兩岸三地演出超過兩百場。

就在上個週末,果陀首次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搬到新加坡來。我對它的舞台劇版本非常期待,想看看如何只用兩位演員來詮釋原著故事。

看完之後不得不說,我對這齣舞台劇是失望的。
金士傑的演技沒話說,完全是戲精來的。看他在舞台上收放自如地詮釋漸凍症患者的生理與心理狀態,那真是一種享受!
至於卜學亮,Mitch這個角色對他來說難度有點低,雖然沒有太多發揮的空間,也算是四平八穩。
我對這齣戲的失望,主要來自於改編劇本。

首先是演員的台詞。
或許因為這原本是英語劇,台詞被翻譯成中文後變得拗口,許多也不是中文的日常慣用語法。若是為了忠於英語版劇本倒也無妨,但是編導又試圖加入一些屬於中文的幽默,而且鑿痕過深,讓兩位飾演外國人的台灣演員看起來有點違和。

其次是劇情的過度刪改與節略。
原著故事想要表達的重點是Morrie在面對死亡時的人生體悟,其次是師生情誼。
探病之所以被稱為「上課」,那是因為有Mitch事先擬好的「課綱」(就是他要問老師的問題),每星期二的會面也幾乎都有特定主題。在這樣的架構下,「生命體悟」這個要旨得以被清楚地、有次第地闡述和詮釋。而其中穿插的情節,諸如上課時Mitch心痛地目睹老師努力咳痰的過程,以及Mitch在看護人員的指導下,幫老師翻身、移位、按摩、塗抹皮膚乳液等等,這些都不著痕跡地表現了師生之間的情誼。
不知道是因為舞台和時間的限制,還是基於市場考量,改編劇本不但刪除了課綱,也更著重在描繪師生情誼以及賺人熱淚的情節,對於最重要的生命課題,往往未經充分鋪陳就橫空蹦出一個金句格言,也沒有讓Morrie進一步闡述。這給我一種「好,格言收到了,然後呢?」的感覺。

最後是角色性格的重塑。
Mitch在書中面對Morrie日益嚴重的病症,內心雖然驚恐,外表卻是沈穩的。
不知道為什麼,導演卻在劇中將他塑造成一個內外皆躁動不安的人,而且面對Morrie病情每況愈下,Mitch的接受度和情緒不像書中那般漸進,比較像是到了最後幾堂課才突然崩潰,開始悲傷起來。
劇中對Morrie性格的刻畫也不夠清楚,以致於最後Mitch站在Morrie的墳前提到他「總是把別人當作第一優先」時,我感覺有些茫然。

改編劇本是否一定要完全忠於原著?當然不是。
但是原著的要旨必須清楚地傳遞給觀眾,改編後的劇情也必須流暢自然並且合理。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2018-07-24-1

不管如何,這的確是一齣感人的戲,但最讓我感動的不是戲裡的劇情。
謝幕時,卜學亮首先與金士傑擁抱,然後向他深深一鞠躬。金士傑無論戲裡戲外都是卜學亮的老師,師生之情溢於言表,也呼應了這齣戲的精神,很令人感動!

我看見了傳承,在戲外…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2018-07-24-2

作者

保羅

左手拿筆右手執相機,極端理性的水瓶座; 中年大叔的毛病全都有,心裡嘮叨碎念的OS從來沒少過。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