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雜記 – 布魯日之Designer’s Cups

布魯日是一座古城,放眼望去盡是中古世紀的景象。
然而街上的商店可不古老。君不見現在正流行的ZARA就身在有四百年歷史的房子裏,而店門口的馬路更是超過五百年。
就在這群古屋新店中,我發現了一家designer’s shop。

繼續閱讀 比利時雜記 – 布魯日之Designer’s Cups

比利時雜記 – 布魯日之黃金樹遊行 III

黃金樹遊行的第二部份主要是重現一四六八年查爾斯(勃艮地公爵兼法蘭德斯伯爵)和英國瑪格麗特公主的婚禮慶祝儀式。

繼續閱讀 比利時雜記 – 布魯日之黃金樹遊行 III

比利時雜記 – 布魯日之黃金樹遊行 II

西元一三○○年五月,法蘭德斯地區已經被法國軍隊所佔領。
城裏的上流階層貴族們支持法國軍隊,但是中下階層的人民選擇支持伯爵,並且於西元一三○二年開始對法國人的抗爭。對抗情勢的最高點是當年七月十一日發生在Kortrijk的黃金刺戰役。

繼續閱讀 比利時雜記 – 布魯日之黃金樹遊行 II

比利時雜記 – 布魯日之黃金樹遊行 I

剛說完在布魯日會悶得發慌,老天爺馬上就給了我一個活動。
星期四下班後,在回旅館的路上發現各個廣場開始搭起看台,道路兩旁也堆放了金屬圍籬。一問之下才知道,每五年才舉行一次的「黃金樹遊行」(Pageant of the Golden Tree)就要在25和26日的週末登場。

繼續閱讀 比利時雜記 – 布魯日之黃金樹遊行 I

比利時雜記 – 布魯日之出差三週悶得發慌

出了布魯塞爾機場,車子開上往Bruges的高速公路,窗外呼嘯而過的除了乳牛之外,還是乳牛。
這是我第三次來Bruges,當初知道這個城市是因為公司在附近的一座工廠,以為那會是個工業城,來了之後才發現它原來是比利時著名的觀光旅遊城市,真是失敬失敬啊!

Bruges的比利時文是Brugge,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把Bruges翻譯成「布魯日」的緣故。

早期的布魯日由北歐挪威人所控制,Brugge源自於古挪威語的「Bryggja」,意思是「登陸的驛站」。因為是由挪威人所治理的地區,它避免了如歐洲其他城市被挪威人掠奪的命運。
布魯日從一千多年前開始就是一個以貿易為主的港口城市,它將法蘭德絲地區(Flanders,布魯日的所在地)著名的布料和手工藝品行銷到歐洲各地,也將挪威等地的北歐的貨物銷往西歐和南歐。

西元十一世紀的布魯日已經發展成歐洲的貿易中心,然而這時港口已經開始淤積。西元一一三四年的一場大洪水徹底改變了法蘭德斯海岸的面貌,布魯日必須靠著僅有的河道Zwin與港口相連來維持每下愈況的貿易活動。

經過兩次的工業革命,歐洲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但是布魯日並沒有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而繁榮。到了西元十九世紀中葉,布魯日已經成為當時歐洲最貧窮的城市之一。
直至二十世紀初因為新海港的建立和積極發展觀光旅遊事業,現在的布魯日已經恢復了往日的榮景。

好,歷史課上完了。

在這樣一個旅遊聖地出差應該是件令人興奮又愉快的事,同事們知道我要來布魯日無不投以羨慕的眼光;但是… 面對如此美景,三、五天也就夠了吧?我卻要在這裡待上三個禮拜。

八月的布魯日,晚上九點半才會完全天黑,但是商店六點就打烊了。除了餐廳,下班之後街上什麼都沒有。週末假日,除了餐廳和販賣巧克力、蕾絲製品的商店外,其餘的都不開門營業。

要在這裡生活二十幾天,像我這種從新加坡來的台灣人,不悶得發慌才怪…

註一:布魯日運河圖片引用自http://www.brugge.be 
註二:比利時地圖引用自http://bonjourlafra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