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是我在京都有限的時間中,三個指定要參觀的寺院之一。原因無他,就是為了那「三十三間」和一千零三十五尊神像。

京都 2016-05-26-29
三十三間堂右側山牆面。

三十三間堂建造於長承元年(西元1132年),是日本鳥羽天皇利用「平忠盛」將軍的財富與權勢建成的「長壽院」。
平忠盛將軍死後,兒子平清盛繼位,挾持白河天皇,執政施令。平清盛假借天皇之命令,於長寬二年(西元1164年),在「法住寺」原址建造「蓮華王院」。西元1249年,蓮華王院被大火焚毀,後來再以兩年時間重建,也就是現在的三十三間堂。

「蓮華王院」為歇山式屋頂,正面寬度為三十三開間。
中國傳統建築是以「開間」做為形容建築物正面寬度的單位。所謂的「開間」是指兩根主結構柱子的間隔,次要結構柱不在此列。
正面如此寬的例子在日本應該是絕無僅有,所以「三十三間堂」這個名字也就逐漸取代「蓮華王院」所為人所知。

京都 2016-05-26-30
三十三間堂正門。

其實一看「蓮華王院」這個名字就知道它是個供奉觀音的寺院。
梵文為 Padmapani 的「蓮華手菩薩」,出現於二世紀左右的印度,是最早的觀音形象。
手持蓮花是印度蓮華手菩薩最重要的特徵,不持蓮花的另一隻手常施以「無畏印」或「與願印」,以示觀音無畏普渡眾生之艱鉅和不吝於施予信徒願望。

三十三間堂分為兩側,一側放置神像供人參拜,另一側為歷史文物展示長廊。
可惜室內禁止攝影,沒能留下親自拍攝的照片。

放置佛像的這一側中央為一尊大型觀音坐像,由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南方增長、西方廣目、北方多聞)圍繞,左右各有五百尊等人高之觀音立像。
這些觀音像是觀世音菩薩三十三個化身中的十一面四十二臂千手觀音。乍看之下每尊觀音像似乎都長得一樣,仔細端詳才發現其身上的服裝與配飾各異,手執的法器也不盡相同。
其中一百二十尊觀音像的足部有佛像雕刻大師「運慶」的署名。他是日本12世紀著名的佛像雕刻家,奈良「圓成寺」著名的大日如來像便是出自其手。
其餘的觀音像是他的兒子「湛慶」與弟子所雕成,歷時十七年才完成。

33間堂
三十三間堂中央十一面四十二臂觀音像。圖片引用自《三十三間堂の佛たち》,攝影:小川光三。

一千零一尊觀音像的前面為「二十八部眾」、「風神」和「雷神」像,是三十三間堂除了觀音像之外的重要文物。
二十八部眾為千手觀音的護法。根據《千手觀音造次第法儀軌》的記載,二十八部眾的名稱與形象為:

  1. 密跡金剛士。赤紅色具三眼。右持金剛杵。左手拳安腰
  2. 烏芻君荼央俱尸。左手持一股金剛杵。右手拳安腰。八部力士賞迦羅綠色。右手持慧劍。左手三股印作也
  3. 魔醯那羅達。黑赤紅色具三眼瞋怒相也。以三股揭為天冠。及金剛寶以為瓔珞。左手持杵。右手把寶盤。內赤外黑色也
  4. 金毘羅陀迦毘羅。白紅色。左手把寶弓。右手把寶箭
  5. 婆馺婆樓那。白紅色。左手索。右手安腰
  6. 滿善車鉢真陀羅。左手金剛輪。右手拳印。紅色
  7. 薩遮摩和羅。左手把寶幢。上有鳳鳥。右手施願印
  8. 鳩蘭單吒半祇羅。左手金剛鐸。右手金剛拳。白紅色
  9. 畢婆伽羅王。左手把刀。右手安腰
  10. 應德毘多薩和羅。左手持弓。右手三叉杵箭。色黃黑也
  11. 梵摩三鉢羅。色紅白。左手持寶瓶。右手三股杵
  12. 五部淨居炎摩羅。色紫白。左手持炎摩幢。右手女竿
  13. 釋王三十三。色白紅。左手安腰。右手持金剛杵
  14. 大辨功德娑怛那。帝釋天王主之女子大德天女也。多聞天之大妃也。左手把如意珠。紫紺色也。右手金剛劍
  15. 提頭賴吒王。赤紅色又青白色。左手執如意寶王色黃青八角。右手刀
  16. 神母女等大力眾。色如
  17. 毘樓勒叉王。色赤。左手執杵。右手把劍
  18. 毘樓博叉王。色白。左手執杵。右手把金索青色
  19. 毘沙門天王。色紺青。左手持寶塔。右手杵
  20. 金色孔雀王。身色黃金。左手執寶幢。上有孔雀鳥細妙色也。說無量妙言
  21. 二十八部大仙眾者。二十八天神也。伊舍那神以為上首。身色黑赤白也。左手執杵。右手取朱盤器。金剛寶以為瓔珞
  22. 摩尼跋陀羅。色白紅。左手執寶幢。上有如意玉。右手施願印也
  23. 散脂大將弗羅婆。身色赤紅。左手執金剛。右手安腰
  24. 難陀跋難陀。身色上赤色。左手執赤索。右手劍頭各有五龍下黑青色。左手青索。右手刀。娑伽羅龍伊鉢羅。上色赤白。左手執赤龍。右手刀。下色青白。左手白龍也
  25. 修羅。所謂大身修羅也。身赤紅色。左手持日輪。右手月輪。乾闥婆。左手執歌琴。右手舞印。身色白紅也。迦樓羅王。金色兩羽具。左手貝。右手執寶螺笛。緊那羅摩睺羅伽。此兩王形白色如羅剎女。有二眼乃至三四五眼。持諸藥器等。具足二四六八臂。天冠天衣諸寶珠以為身嚴
  26. 水火雷電神。此四神皆備夫妻。雷者天雷神。電者地電也。此餘者水火以為身嚴
  27. 鳩槃荼王。長鼻瞋怒形也。黑色。左手戰大器。右手執索
  28. 毘舍闍。大目瞋怒形。黑赤色。左手火玉也

觀音、四大天王,風神和雷神,再加上二十八部眾,整個房間擺滿了一千零三十五尊神像。

33間堂 2
三十三間堂部份觀音像。圖片引用自《三十三間堂の佛たち》,攝影:小川光三。

繞過眾神像,三十三間堂的另一側為文物展示長廊,其中陳列了許多的歷史文物和三十三間堂建築相關的說明。
我指著其中一個古代文獻問身旁的日本友人是否知道裡面寫些什麼,他看了看,搖頭說看不懂。
那是一份三十三間堂興建的歷史紀錄,可能由白河天皇後期的官吏所著,全文以中文書寫。不只是文字,語法與用詞根本就是中國的文言文,我稱其為「古日文」。
現在的日本人已經看不懂那些「古日文」了,而我這個外國人卻完全看得懂它在寫什麼。

當我在看古籍原典時,古人的意念能為千百年之後的自己所理解,這種穿越時空的連結感常常令我感動不已。
日本人保留了歷史文物,但充其量也就是個沒有生命的東西,因為已經無法為現代人所理解。

當我踏出三十三間堂時,心中不勝唏噓…

京都 2016-05-26-31
三十三間堂庭園中的松樹。

作者

保羅

左手拿筆右手執相機,極端理性的水瓶座; 中年大叔的毛病全都有,心裡嘮叨碎念的OS從來沒少過。

發表留言